第1533章 乱战(三)
寇庭威在冲出去的那一刻,心里有好笑的感觉。
搞不懂领导们怎么想的,三百多人埋伏在山路上,找安全局的人打群架。
怎么说都很不严肃,很幼稚吧?
早些年,岳陵公安系统确实有打群架的“传统”。
办案冲突,管辖权争执,甚至内部各种比赛中的矛盾,都可以用打一架来解决。
下面的人打架,领导们只会因为自己这边打输而发火。
大家都觉得很正常。
事实上,不止公安系统,在岳陵,从民间到体制内,风气就是如此。
不过随着各项规章制度越来越健全严格,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们关注的重点从面子转移到利益,打群架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。
当然,最主要的,还是领导态度的转变。
以前打群架,只要没有特别严重的后果,领导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随便批评几句,不痛不痒的给个处分了事。
那时的领导,绝大多数都是岳陵本地人。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民风彪悍嘛,老百姓都彪悍,警察就应该更彪悍些。
近些年,异地任职的干部越来越多。
从省里到县里,也包括各地市的公安局,尤其是一把手,“外地人”逐渐成为主流。
这些领导,不能理解,也无法接受动不动就“打群架”的情况。
当严肃处理成为常态,打群架的现象很快得到遏制。
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,反过来同样适用。
寇庭威从警七年,印象中,只是在工作的前两年,经历过几次小规模的“打架”事件。
对于那些年长的同事偶尔吹嘘当年的“战绩”,基本当成故事听。
没想到,自己刚刚升任市局防爆大队二中队队长,竟然有机会亲身参与一场如此规模的“群架”。
安全局的人和省厅抢案子,殴打并扣押省厅的办案人员。其中还包括省厅政治部副主任这样的“大领导”。
厅长震怒,于是,有了这场预谋的群架。
狠狠教训一下那些安全局的人,把省厅的人“抢回”来。
三百多人,对方只有几十个
安全起见,上面要求他们必须穿警服。连那些警校的学生,都必须穿“校服”。
这是应该的,公安系统和安全部门,“一家人”。打架是小矛盾,要是弄出误会动了枪,那后果就不堪设想。
黑暗中,被拦下的车队最前面的车子竟然第一时间熄火熄灯。
这样不合常理的反应,让寇庭威有一瞬间的不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