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隆庆中兴

首页

第1810章 国课岂能轻易纵(三)

对于朝廷来说,工本银是非常重要的,所谓工本银,就是用于收购工本盐的存银,官府动用割没银作为工本收购灶户余盐,一来是增加灶户收入,防止灶户铤而走险,制造私盐,二来就是从源头上减少私盐的数量,维护朝廷的盐政。而运司动用工本银去填补盐税的窟窿,会直接影响灶户的生计。

而且更加要命的,工本银虽然被挪用了,但是朝廷每年要灶户们征购的余盐数量是一定的,现在没了工本银,但是运司仍旧要向灶户征收相应数量的余盐,也就是说,运司无偿的掠夺灶户们的余盐,这就必然导致灶户们生计艰难,使得灶户们铤而走险去生产私盐。

这些事情,运司自然是不会向盐政衙门奏报的,但是庞尚鹏毕竟是常年在盐政衙门的官员,有一些对此事不满的官员以私人书信的形式向庞尚鹏告知了此事,庞尚鹏很清楚,要处理这些人,总理盐政衙门是不行的,户部也很难处理,唯一的办法就是朱载坖亲自处理此事,才能够收拾他们。

在得知此事之后,朱载坖内心自然是极为愤怒的,这些盐商已经是家财万贯,但是对于朝廷的盐课,仍旧是予以拖欠,甚至借此机会压榨这些本就贫苦的灶户,好逼迫这些灶户为他们生产私盐,看来他们真是不把朱载坖当人看了,朱载坖看向张居正问道:“张师傅怎么看此事?”

张居正说道:“陛下,此辈如不严惩,国法何在?”

朱载坖问道:“拖欠盐税的情况,到底有多严重?”

庞尚鹏说道:“陛下,天下各运司皆有欠税的情形,但是两淮运司最为严重。”

这点朱载坖一点也不意外,两淮运司肯定是最为严重的,第一是两淮运司本身的盐税数额就占据很大的优势,要拖欠肯定是两淮运司为主,第二嘛,朱载坖很清楚,也只有两淮这些大盐商有这个本事了。

朱载坖突然想到一件事情,问道:“汪家有没有参与此事?”朱载坖口中的汪家,自然是原兵部尚书汪道昆的汪家,作为徽州豪族,汪家也是大盐商,所以朱载坖专门问道此事,庞尚鹏表示没有收到汪家有牵涉到此事的消息,这使得朱载坖放下心的,要是汪家牵涉到此事,对于朱载坖来说,还是有些麻烦的。

倒不是因为汪道昆,汪道昆虽然和朱载坖交情匪浅,但是朱载坖并不是因私废公的人,但是汪家是徽州豪商,和内官监的生意交往也很频繁,要是汪家参与了,说不定内廷也有参与,朱载坖必须要清理内廷的。

说到汪道昆,王锡爵突然说道:“陛下,可知道汪家的事情?”

朱载坖问道:“汪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