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6章 又来阴阳老夫!
让他们不生事端?”
礼部左侍郎同样皱眉:“上位和李相好不容易从矮矬子的赔款里挤出一部分钱,用来给大明百姓扫盲,这忽然抽调好几万人去辽东,那他们的扫盲怎么办?”
“明年,真要是有人拖家带口的去辽东落籍,就意味着明年要给他们修学校,修学校就得安排教谕和先生。”
“你们吏部有那么多的人手么?”
吏部左侍郎瞪大眼睛,满脸的怀疑人生:“洪武六年的三百个新科进士全被弄去辽东,现在还要找吏部要人?咋的,你们当吏部是百宝囊,随时随地都能掏出人来?”
“老夫今天把话给你们撂这儿,别说今年一个人没有,就是明年也一样一个人没有。”
“未来三年内,都一个人没有。”
“想从吏部要人,最快也得洪武十年以后再说。”
胡惟庸的脸色顿时更黑。
吏部没人?
吏部左侍郎直接掰着手指头开始算数:“洪武六年的三百新科进士,有一个算一个,全都被弄来宁阳县农场,明年开春就得去辽东。”
胡惟庸顿时又放下心来。
对,老夫好歹也弄回去三百个进士外加三百个二代勋贵。
不亏。
吏部左侍郎继续算数:“洪武七年的恩科,估计也就是录取三百个进士,到时候还得送来宁阳县农场。”
“这批进士在宁阳县待多久,待完之后放到哪里去做官,还有待商榷,但是可以预见的是,这些人最少也得一年的时间。”
“洪武八年、九年乃至洪武十年、十一年的恩科进士,估计都是一样的情况。”
“大明一千多个州县,不可能所有的农场进士都送去辽东。”
“总会有拎不清的官老爷们会贪腐,会残酷害民。”
说到这儿,吏部左侍郎又满是幽怨的看了杨少峰和夏煜一眼。
“吏部每年都必须准备出一千个左右的候补官身。”
“眼下只能从各州县的佐贰官里选。”
“但是除开一些特别有能力的,但凡是有农场进士,谁又愿意要那些佐贰官?”
胡惟庸不自觉的点了点头。
这话说得没毛病。
以前没得选,现在有了农场进士,谁还愿意要那些佐贰官?
最起码老夫就不愿意。
哎呀,六百个呢。
老夫手底下竟然有三百个农场进士,外加三百个农场勋贵。
这么一想的话……上位还是很重视辽东的嘛。
胡惟庸的思绪疯狂放飞自我,几个官老爷又再